•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

    要闻

    时评 | 岂容“蝇贪”伤民心

    发布日期:2022-04-24信息来源:巴州纪委监委浏览次数:0

    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披露了浙江省衢州市衢江区后溪镇张村村原党支部书记郑建违纪违法案。郑建看似职位不高,实则重权在握,任职期间把村里的土地当成提款机,以权谋私,先后收取“好处费”高达百万,“苍蝇体格”却有“老虎胃口”,令人拍案惊奇。

    近年来,随着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向基层延伸,制度的笼子越扎越紧,反腐监督机制日渐完善,类似“郑建”违纪违法案的形形色色基层“微腐败”也逐渐显露原形。有巧立名目、吃拿卡要的,有作风粗暴、乱收滥罚的,有欺上瞒下、弄虚作假的,还有优亲厚友、捞取好处的等等,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他们做不到。这些侵害群众利益、雁过拔毛、大肆贪墨的“蝇营狗苟”之辈,自以为“小心驶得万年船”,实际上那些“小动作”,在百姓眼里如同“秃头上的虱子”一样令人作呕,他们即使受到党纪国法的严惩,也难以弥补给群众造成的伤害。

    “蝇贪”成群,其害如“虎”。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相较远在天边的大“老虎”,群众对近在眼前嗡嗡乱飞的小“苍蝇”感受更为真切。基层干部处于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村官”就是政府的象征,其一言一行直接影响着群众对我们党的认知和信任,决定着基层党风廉政建设的成效。“蝇贪”嗡嘤于基层,直接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啃食的是群众获得感,影响党和政府形象,侵蚀党群干群关系,动摇党的执政根基,其危害不容小觑。

    “堤溃蚁穴,气泄针芒。”基层“微腐败”问题让群众“最受伤”,令群众最反感、最痛恨,我们必须保持高度警觉,坚决查处和整治窥伺于群众身边的“蝇贪”。既要加强对基层干部的教育监督管理,引导基层干部强化纪律意识、规矩意识,树立正确权力观、政绩观、价值观,筑牢防腐拒变思想防线,同时也要坚持把纪律挺在前面,强化监督检查,狠抓责任落实,加大问责力度,提高腐败成本,扎紧制度笼子,完善监督体制,以“零容忍”态度惩治基层“微腐败”,绝不能让“连心桥”变“隔心墙”,让祸害百姓的“蝇贪”损了民利又伤民心。(库尔勒市纪委监委  邵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