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穿旧式黄军装,头戴泛黄的军帽,脚上穿的是一双沾满泥土的黄胶鞋……不论是在自己苗圃园子还是在表彰大会上,王成帮老人总是保持这一副简朴淳厚的退伍军人形象。
1956年,20岁的王成帮在甘肃张掖报名参军,乘着汽车一路向西颠簸17天,进入新疆,看着窗外的景色,一片茫茫戈壁滩,没有树,也没有人。那时的他知道这块土地需要树,因为绿色就是生命和希望,于是部队驻扎在哪里,他和战友就把绿色播种到哪里。
1992年,王成帮从部队退休后开始了他长达9年的义务绿化工作。在新疆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基地,他实施利用孔雀河水绿化石油小区的计划,在孔雀河主渠上修建18个闸口,然后在最容易塌方的沙地上引出一条条支渠,将汩汩清流引入基地。
在一次抢修支渠过程中,王成帮脚下的松土全部下陷,掉进一个齐胸深的坑里,水夹带泥沙汹涌的灌过来,眼看就要被泥沙掩埋,一位家属工赶来,递给他一个铁锹把,他才得救。类似这样的危险,王成帮不止遇到过一次,但他总是嘿嘿一笑:“没事,干啥都有危险。”
期间,他带领民工造基地水井10口,修建蓄水池13个,为基地节约资金200多万元,植树150多万棵。
2001年,王成帮结束了在塔里木绿化的工作,在大家都以为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会就此回家养老,享享清福的时候,他又来到库尔勒市园林局做起了义务绿化工作。偶然发现一颗从未见过的柳树,在寒冷的冬天树干依然保持绿色,他将这棵树移植培育,发现其具有树形好、病虫少、抗旱等特点,非常适宜城市绿化,于是在园林局的支持下,王成帮开始了在苗圃的培育实验。
第一代1颗到第18代超过1万株,培育实验进展顺利,柳树成活率较高,并被命名为“成帮柳”,也在库尔勒城区大面积栽植。正因有了这些“成帮柳”,即使在寒冬,库尔勒市区也依然带着绿意。
2005年被查出肺癌晚期的王成帮,不顾家里人的反对,依然风雨无阻地坚持着绿化事业,他曾立下遗愿:“骨灰不要用骨灰盒装,用个袋子提上埋在一棵‘成帮柳’树下面。我活着时抚育它们,我死后看它们成长。”
如今,耄耋之年的王成帮依然在义务植树和宣传宣讲的路上不懈奔走。(巴州纪委监委 依·哈生高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