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九,这是五哥。你们之前都在外工作,见面少。”大爷家的二哥给我介绍。大年初一,刚当选为村主任的五哥挨家挨户给村里的乡亲们拜年。
这么多年在外求学工作,村里的好多叔伯兄弟都见面少,即使见了面,也叫不上名或对不上号。但是对于五哥,我以前是有所耳闻的,五哥脑子很活很能干,很早就在外打拼,在市里有自己红红火火的事业。
这些年村里发展不太好,看着国家的好政策、县里发展的好形势,乡亲们心里着急。前些日子村里选举,就把五哥给“请”了回来。五哥说家乡的事,不能说“请”。村里的事千头万绪不轻松,有时候劳心费力不讨好,但是五哥没含糊。五哥跟我说,看看这片故土,他生我们养我们,为我们提供养分,不能被我们遗弃。
不由地想起费孝通《乡土重建》里的那句话,“中国的乡土社会中本来包含着赖以维持其健全性的习惯、制度、道德、人才,曾在过去百年中,也不断地受到一种被损蚀和冲洗的作用,结果剩下了贫穷、疾病、压迫和痛苦。”
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回到那片故土,聆听那些乡音。古代的士绅无论官做多大、离家多久,最终都会致仕还乡,回到老家,提携后进、教书育人,促进地方发展、淳化士气民风。于是,“常有一地有了一个成名的人物,所谓开了风气,接着会有相当长的时期,人才辈出。循环作育,蔚为大观。
但是,在现代社会,似乎那片土地培植出来的人再也不复为其所留、为其所用。曾经,我们像负气离家的孩子,憋着一股劲要跳出“农门”、斩断“穷根”,不沾泥土,不辨五谷。于是乡土像是被一次又一次地损蚀冲洗,只剩下了残渣,不复肥沃,缺少生机。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草木犹如此,人当何为?
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广阔乡村,大有作为,需要让本乡、返乡、下乡人才共襄盛举。团结就是力量,团结最有力量。农村需要二哥这样的人驻守,农村需要五哥这样的人回来,农村需要我们所有在家奋斗和在外打拼的人都不遗忘。
初六离开家的时候,天飘起了雪。家里人说,放心出发吧,春来了,地温升了,地上不会冻了。丝丝雪花,沾些乡土,化入春泥,滋润大地,为农家开出下一个花季。(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 慕振东|责任编辑 王晶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