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

    要闻

    巴州:脚上沾有多少泥土 心中才能沉淀多少真情

    发布日期:2018-04-17信息来源:巴州纪委监委浏览次数:0

    日前,巴州纪委监委调研组一行轻车简从赴焉耆县包尔海乡夏热勒岱村实地调研群众工作开展情况。不打招呼、不定路线、不搞陪同,直奔基层、直达现场,主要采取随机走访入户,与“访惠聚”工作队队员座谈、与乡镇扶贫干部和民政干部座谈的形式进行。

    “家里几口人?都在干什么?去年地里种什么?收成怎么样?人均收入多少?”在夏热勒岱村贫困户甫·才吉甫家里,调研组详细询问了甫·才吉甫一家人的生产、生活和教育状况并一一记录。

    “这么大的院子,怎么不养点家禽发展庭院经济?”调研组工作人员看着甫·才吉甫家空空的院子问道。

    “之前乡里发过扶贫鸡,没技术没养活!要是发扶贫羊就好了。”

    调研组工作人员进一步了解到,包尔海乡为了发展庭院经济,为夏热勒岱村的贫困户统一发放的扶贫鸡,由于村民养殖技术不过关,导致扶贫鸡大量死亡,村民多有抱怨。据当地村民反映,夏热勒岱村村民本身有养羊的传统。

    在包尔海乡夏热勒岱村村委会,调研组详细了解了夏热勒岱村群众工作开展情况,并组织召开乡村扶贫干部、乡村民政干部、“访惠聚”工作队干部座谈会。

    “咱们乡村扶贫干部能否讲一讲乡里发展庭院经济的情况?”调研组工作人员的第一个问题让座谈会上的干部一时发懵。

    “我们为村民发放了扶贫鸡、扶贫羊、扶贫兔……”

    “群众反响怎么样?党的惠民政策是否真正落地见效?”调研组工作人员的“连环炮”直接攻到基层扶贫干部的内心。

    “一些短平快的项目前期论证不足,走了弯路。”包尔海乡扶贫专干马晓伟面对调研组工作人员的发问说道,“在发展庭院经济时没有充分考虑家禽养殖的技术,家禽死亡率过高,导致一些贫困户产生不满情绪,对村民生产需求了解不深不透,精准扶贫工作做的还不够‘精准’,我们一定汲取教训。”

    “村里因病致贫占比多少?解决对策是什么?”

    “安居富民房资金到位后,村民仍然负担不起?你们的对策是什么?”

    “不要照着稿子念,谈经验不要说成绩,捞‘干货’说重点,点问题给办法,直奔主题,把问题说透,把办法讲清楚就好!”

    ……

    与会座谈的干部一时陷入沉寂,看着些许“落寞”的发言材料,大家搓着手感到心里没底。

    “群众工作要再实一步,力度上要再加一锤,办法上要再多想一点,因户施策、精准发力,把工作做实才能把道理讲透,绝对不能大水漫灌,搞形式、摆花架子,打通干群‘隔心墙’,才能畅通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调研组在认真听取与会干部的发言后,对奋战在群众工作一线的基层干部们提出要求。

    “脚上有土才能心中有谱。”在调研结束回去的路上调研组的工作人员讨论起来,“层层传导压力,靠的不是出几个文件、签几个责任状,更不是听几场报告、开几场会,只有深耕基层,与老百姓坐上炕头拉家常,跨过沟渠聊生产才能把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到群众心坎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