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增强群众工作本领,创新群众工作体制机制和方式方法”,向全党发出了面向新时代、勇担新使命、奋发新作为、创造新辉煌的动员令。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州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要求,依托“家庭会议”这一载体,将增强群众工作本领落实为生动的具体实践。
提升干部服务群众本领
4月10日,一场特殊的“家庭会议”在博湖县塔温觉肯乡哈尔恩根村村民努尔顿·吐尔荪家中举行。下基层干部、“访惠聚”驻村工作队干部、乡村干部以及村民代表,开展了一场以“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为主题的“家庭会议”。大家都打开了话匣子——从自己家的种植计划到村里的大事实事,“家庭会议”在热烈的讨论声中进行着。
下基层干部虎君说:“我们采取“家庭会议”的形式,轮流到贫困户家中开会,宣传党的惠民政策,也切实掌握了群众心里的真实想法,帮助他们理清发展思路,制订‘一户一策’计划,引导他们发展生产,确保今年的脱贫攻坚任务取得实效。”
村民艾山·买买提说:“这次‘家庭会议’让我明白好日子是自己干出来的,不是等出来的。我一定好好奋斗,勤劳致富,同时做一个守法的好公民。”
“家庭会议”是我州创新群众工作方法的一个缩影。自去年下半年至今,为扎实做好群众工作,我州以“家庭会议”为载体,各族干部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问生活、谈变化、讲政策,共同探讨今后的发展思路。他们根据每一户家庭的特点和存在问题症结,确定一个“家庭会议”主题,以亲属圈、邻居圈、交往圈为参会对象,组织召开“家庭会议”,既解决了群众的脱贫致富问题,又让干部掌握了群众工作的重点和方法,进一步提升了干部服务群众的本领,得到了各族农牧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博湖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红霞说:“‘家庭会议’进一步拉近了干部与群众的距离,疏通了思想,沟通了感情,宣传了政策,获得了群众的认可。”
把党的声音传递到家家户户
4月13日,若羌县铁干里克镇亚喀吾斯塘村会议室灯火通明,全体村民和县乡村党员干部齐聚一堂,召开一场主题为“做明白人,走幸福路”的“家庭会议”,共话亚喀吾斯塘村的新变化和幸福生活,展望美好的明天。
在红枣产业和党的各项惠民政策带动下,亚喀吾斯塘村村民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65岁的村民吐尔洪·吾加布拉抢着第一个发言:“以前我们家只种麦子,养牛羊,一年挣的钱只够全家吃饭,住的是几十年的土块房,生活过得紧巴巴的。自从县委、县政府大力扶持我们种植红枣以后,我们盖起了100多平方米的抗震安居房,房前屋后都铺上了柏油路, 门前安装了太阳能路灯,接通了天然气,每家每户的院墙、房子都统一规划装修,我们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从小过苦日子长大的热西提·麦麦提大叔插话了:“想起以前我们过的苦日子,现在生活条件有多好,党和政府给我们提供了这么多的好政策,每个人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我们要牢记现在的好生活是共产党给我们的。”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讲述着身边的发展变化,坚定了从自身做起,做明白人、走幸福路的决心,也让各族群众切实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
以“家庭会议”为抓手,我州充分发挥各族干部人人都是宣传员的作用,各族干部进地头、坐炕头,将固定讲台变为流动课堂,从党的十九大精神讲到全国两会精神,再讲到党的惠民政策,使党和政府的声音能够及时传递到家家户户,教育引导村民爱祖国、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认真细致解决群众困难
各族干部群众围坐在一起,细致地讲解、热烈地讨论,不时有人低头记录,凝神聆听中伴随欢笑,频频点头时眼神中充满喜悦和期待……这是当下巴州大地“家庭会议”宣讲现场的真实写照。
20多天前,在和静县哈尔莫敦镇哈尔莫敦村村民图尔迪·亚森家召开的一场别开生面的“家庭会议”,至今让图尔迪记忆犹新。会议对他家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决定协调解决把他家孩子纳入低保、申请临时救助事宜,为面临窘境的他雪中送炭。
“那天工作队队员、村干部、结对亲戚都来我家了。”图尔迪感动地说,“‘家庭会议’解决我们生产生活中的难题,让我真正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我相信各族兄弟姐妹只要团结在一起,日子就会越过越红火。”
通过“家庭会议”这种形式,全州各族党员干部帮助乡亲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难题的事例比比皆是。他们俯下身子深入细致做好群众工作,切实为基层群众谋福利和排忧解难,快速高效和高质量地回应群众的诉求和需要,让各族群众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