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治州纪委十届四次全会

    巴州: 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

    发布日期:2018-11-13信息来源:巴州纪委监委浏览次数:0

    巴州党委第四巡察组进驻州教育局党委不久,巴州纪委监委就发布了第三中学党委成员才某、托某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的信息,这在巴州引起不小震动。

    今年以来,巴州党委坚持把发现问题、推动问题解决作为巡察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整改巡察发现问题的同时,运用“组合拳”,深化巡察成果运用,做实巡察“后半篇文章”。

    快处严查不拖延,形成有力震慑

    “一般情况下,巡察中发现的问题线索会在巡察结束后移交。但为了提高巡察效率,我们在巡察中就及时移交一些重点问题线索,推进了巡察工作与执纪审查的高效对接。”巴州党委巡察办主任夏玉芳介绍。

    为促使巡察移交问题线索的快查快结,巴州纪委监委高度重视问题线索移交环节,在捋清问题线索的基础上,打造“交账”“对账”“销账”一体化平台,对移交过程逐一建立台帐。即巡察结束后,巡察组及时“交账”,巡察办跟踪了解定期“对账”,被巡察单位整改完毕进行“销账”。在移交要求上,巡察组、巡察办和接收部门三方在移交审批表上签字,按规定填写交接单,让签收人认领责任。

    “今年以来,巴州纪委监委审查调查60%的线索来自巡察,根据巡察移交的问题线索,州、县市纪委监委已立案121件,给予党政纪处分70人,移交司法机关9人。”巴州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说。

    确保巡察反馈和警示教育“同频共振”

    “党委班子领导核心作用没有发挥,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不规范;干部人事档案“缺、空、乱”;项目建设和资金管理混乱……”近日,巴州党委第六巡察组向州某农场党委领导班子反馈了巡察情况,并结合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说明。

    一次高质量的反馈会,就是一堂鲜活的警示教育课。为此,巴州党委巡察办成立了巡察反馈和警示教育小组,反馈巡察情况时,采取“反馈会+警示会”的方式揭短亮丑点人点事,既让广大党员干部切身感受到“警示就在身边、教训就在眼前”,又让被巡察党组织感到巡察震慑常在,主动担负起主体责任。巴州党委第三轮巡察18个单位(部门)反馈巡察情况时,同步开展“以案明纪、以案促改”, 2200余名党员干部接受了警示教育。

    巡察“反馈会+警示会”同频共振的方式,使被巡察党组织和党员干部产生较大震动,纷纷表示:要主动认领反馈的问题,对号整改,全面整改,并举一反三、汲取教训,防止小问题酿成大错误。通过警示教育自查自纠,仅阿瓦提农场干部退还各类违规津补贴1522.3万元;州住建局干部退还240余万元,巡察整改“靶向治疗”效果明显。

    问题整改求实求严,督查督办“起底清零”

    “巡察是全面政治体检,效果好不好、震慑作用强不强,关键看整改。”巴州党委巡察办负责人说,巴州坚持把巡察整改作为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的重要抓手,今年以来,州、县两级向被巡察党组织提出整改意见761条,反馈问题3724条,已整改3176条,整改率85.3%。

    为压实巡察整改主体责任,巴州建立了巡察反馈问题“三个清单”(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和“三个台账”(问题台账、线索台账、意见建议台账),严格对账销号。整改中,以“双责任、双报告、双公开”为抓手,落实整改环节的各项工作;并通过约谈、电话督办、上门回访等方式,每周跟踪督查一次整改进度,半月梳理一次整改情况。今年以来,针对“回头看”巡察整改中“新官不理旧账”的、“讳疾忌医”逃避整改的6名“回头看”巡察主要领导进行了约谈,其中3人进行诫勉谈话,确保巡察整改落实落地、见底清零。 (巴州纪委监委  张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