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要闻

    要闻

    群音汇:为基层减负

    发布日期:2019-03-27信息来源:巴州纪委监委浏览次数:0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通知》围绕为基层减负,聚焦“四个着力”,从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加强思想教育、整治文山会海、改变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过度留痕现象、完善问责制度和激励关怀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务实管用的举措。

    卸下包袱 轻装上阵

    过去一段时间,一些基层干部大量时间精力被用于应付上级轮番检查、参加冗长会议、填报各种材料等事务上,具体抓落实的人力长期被“困”于文山会海,势必导致实际工作由实变虚,影响干事创业的实效。因此,必须切实为基层减负,把基层干部从文山会海、繁文缛节中解脱出来,确保其有更多的时间精力投身具体工作,卸下包袱、轻装上阵。一方面,要坚决纠正唯台账是举、以材料论英雄等错误政绩观;另一方面,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通知》精神,加强监督问责,防止减负过程中出现新的形式主义。

    出实招防止责任空转

    党建工作责任书、宣传工作责任书、安全生产工作责任书……各式各样的责任书,有的地方每年要签数十份,哪有时间精力一一落实?不能以形式主义来应付“层层传导压力,层层压实责任”要求,必须出实招解决责任空转问题。比如,优化考核评价体系,从布置任务到验收结果,减少中间环节不必要的痕迹管理;完善激励机制,助力基层干部轻装上阵,将更多精力用于解决问题、推动工作、服务群众;要引导媒体、群众,特别是政策的直接受益人,对基层工作进行全方位监督,及时发现问题、校正偏差。

    基层调研需克服文牍主义

    调研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调研工作中的形式主义在有些地方却表现得很突出,有的“年初发通知、年终收报告、年后印汇编”,看似有序推进、有始有终,事实上却对解决实际问题作用不大。面对检查考核,按时上报调研报告成了唯一目标,问题解决没解决却少人问津;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印制的调研报告汇编,成书之日便是束之高阁之时……如此形式主义的调研显然违背了初衷。当务之急,必须使调研回归本真,多沾些泥土、多听些民声,使调研与基层工作紧密结合,以真调研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助力。

    减负要警惕歇脚心态

    形式主义危害极大,为基层减负大快人心,但也应该注意,在减负中要警惕出现歇脚心态,防止一些人将减负视为减责任、减干劲,把减负当作“歇脚店”,想要“卸下担子一身轻”。减负不是一锤子买卖,不能搞一刀切、一阵风,要在减少文件会议的随意性及检查督导的盲目性等方面想办法、下气力,真正做到在减负过程中热情不减、责任不丢、标准不降。要做好转化运用,将解放出来的时间精力用到刀刃上,转化成实打实的工作和经得起检验的成效。(谢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