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视界

    新闻视界

    镜头 | 巴音布鲁克草原的蒙古马

    发布日期:2020-06-09信息来源:巴州纪委监委浏览次数:0

    1771年,蒙古族民族英雄渥巴锡汗率17万土尔扈特部众起义,用8个月的时间,从伏尔加河以西东归,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10万土尔扈特人,用鲜血和生命演绎了人类历史上最悲壮的民族大迁移。清乾隆皇帝为表彰渥巴锡的义举,将水草丰美的巴音布鲁克草原封赐给土尔扈特部族。

     

    骁勇善战的蒙古马(摄影:苏荣)

    数百年来,勤劳、勇敢的土尔扈特人在巴音布鲁克草原繁衍生息。骁勇善战的蒙古马,始终是他们最忠诚的朋友,最亲密的战友。

     

    耐寒的蒙古马(摄影:肖永浩)

    蒙古马是以主要原产地命名的世界古老马种之一。特殊的物种基因、严酷的生存环境和长期的遗传变异,造就了蒙古马耐寒、耐旱、耐力强的特殊属性。

    勇往直前的蒙古马(摄影:苏荣)

    蒙古马体形矮小,其貌不扬,然而,在风霜雪雨的大草原上,其却能不畏艰辛、纵横驰骋、勇往直前,铸就了蒙古马独特的品格和精神。

    适应力强的蒙古马(摄影:肖永浩)

    蒙古马身躯粗壮,四肢坚实有力,处于半野生生存状态,它们既没有舒适的马厩,也没有精美的饲料,在狐狼出没的草原上风餐露宿,夏日忍受酷暑蚊虫,冬季能耐得住零下40度的严寒,适应力极强。

     

    蒙古人与蒙古马(摄影:苏荣)

    蒙古人马上得天下,素有马背民族之称。蒙古人与马相伴一生,无论童叟均以马代步。马不仅是蒙古人的交通工具,同时也是蒙古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静县纪委监委 王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