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视界

    新闻视界

    镜头 | 骨雕

    发布日期:2020-06-23信息来源:巴州纪委监委浏览次数:0

    骨雕,作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悠久。

    在距今约10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已经开始对动物骨骼进行加工。

    巴州和静县自治区级工艺美术大师、自治区骨雕技艺代表传承人根登加甫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了骨雕技艺,借着独特的传统工艺与美好的历史寓意,在动物的骨骼上通过不同的刀法雕出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鸟等作品,带给人一种浑厚质朴且细腻精致之美,将这门古老的技艺逐推向一个新的巅峰,令人叹为观止。

    骨雕作品《迁徙》

    骨雕作品《迁徙》是艺术与历史文化的结合,骨雕技艺与美好的历史寓意结合,栩栩如生,展现了东归壮举,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

    骨雕作品《牧歌》

    骨雕作品《牧歌》,作者利用娴熟的雕刻技艺将牧民们衣食无忧、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表现的淋漓尽致。

    骨雕作品《高歌》

    骨雕作品《高歌》,体现了新时代各族群众勇往直前、砥砺奋进的新姿态。

    骨雕作品《苍鹰》

    “苍鹰”被称作“无畏之翼”,象征着勇敢、力量、拼搏、自由。骨雕作品《苍鹰》充分体现了中华儿女团结、拼搏、奋进的精神。

    裱起来的骨雕作品

    很多人都喜欢收藏骨雕,从而来对家居进行点缀。精美复古的骨雕作品装点着人们的现代生活。

    骨雕技法——打磨

    骨雕是一种纯手工活,从构思到雕琢,从线条到打磨,再到每一个细节的刻画,直到每一件作品的雕刻成功,都要把技法发挥到极致。

    骨雕技艺培训

    技艺传承是责任。根登加甫在做好自己雕刻工作的同时,更注重做好传统技艺的传承,大力开展骨雕培训。他说:“要让更多人感受到民间传统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只有把传统的技艺一代代传承下去,付出的一切才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和静县纪委监委供  文/王金花 雕刻:根登加甫)